2022年,強基計劃招生政策重大調整,釋放了諸多積極信號,國家在強基計劃實施戰略方向上邁出更大一步,強基計劃新紀元開啟。
那么。2022年強基政策都呈現出哪些趨勢?初高中家長、考生該如何找到方向合理規劃?我們綜合進行分析預測,初高中家長重點關注。
一、2022強基計劃整體招錄情況分析
01
(1)2022年,強基計劃新增湖南大學、東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三所試點高校,至此,39所老牌985已齊聚強基!院校擴容帶來擴招,2022屆及低年級考生強基報考
錄取幾率進一步增加了。
(2)此外,招生專業的放開是2022強基計劃又一巨大亮點。2022強基招生專業突破基礎學科的限制,北航、北理、西工大、東北大學等校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新增高精尖領域A+王牌學科招生專業。例如:
北京理工大學新增智能無人系統技術專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增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這個專業目前穩居全國第一,每年報考熱度都很高;
西北工業大學新增航空航天類專業,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被評為A+,是西工大的王牌專業。
提醒
擴容擴張釋放出積極信號,相信未來強基計劃的招生專業會更務實、更具期待性。當然,優勢學科也吸引了更多優秀學生報考,從2022年各校入圍分數線看,新增優勢學科入圍分數線基本均在本校其他招生專業之上。
02
復交南政策破冰,開啟強基招生新紀元2022年復旦、上交大、南大3所高校強基選拔模式重大調整!校測時間提前至高考出分前,開啟強基招生新紀元。即所有報名的考生高考后均直接參加初試,根據初試成績確定參加復試名單,高考出分后直接錄取。相當于
“全員破格式入圍”。
復交南三校入圍及校測模式的調整,一方面很大程度上給了考生參與校測角逐的機會,對清北招生帶來一定沖擊;另一方面,從校測情況看,三校校測難度通常接近或等于競賽水平,有競賽基礎的考生更能發揮優勢,這對于競賽強但高考成績較弱的考生來說增加了入圍概率,也從側面反映出三校強基對競賽生的偏好。
03
報名人次腰斬!報考考生呈現兩級分化
2020年強基計劃報名人次135萬+,2021年187萬+,2022年強基計劃39所試點高校,全國報名人次共86萬+,慘遭腰斬!
當然,報名人次的腰斬并非強基熱度降低,更多可能是因為報名系統的優化。從各方反饋看,今年強基報名熱度并未減少,甚至高于往年,但報考考生呈兩極分化,一類是更優秀更認可強基的學生,看重強基的培養模式,致力于投身基礎學科的建設;另一類則是想通過強基給高考上一道“雙保險”,沖擊名校的學生。
04
入圍線優勢突出,分差明顯名校綜合評價研究近3年強基報考數據發現,各高校強基入圍線對比統招有5-30分優勢,分差明顯。
與2021年不同的是,2022年強基入圍線并未出現大幅度無厘頭斷檔,但熱門校熱門專業分數趨高。入圍線客觀反映報考情況,隨著政策的穩定,考生報考也更加穩定成熟,有據可依。
05
競賽生優勢凸顯,競賽成為校測風向標
2022年,競賽生在頂尖高校強基中的優勢進一步凸顯。除上述復交南校測模式調整利好競賽生外,名校綜合評價曾對2022年湖北強基計劃清北兩校錄取考生名單進行分析(點擊查看),發現擁有五大學科競賽省三以上競賽獎項的考生占比在70%以上。
此外,競賽在校測中的風向標地位也進一步被明確。2022年強基校測延續前兩年的難度和風格,筆試難度在自招與復賽難度之間,清北等頂尖校接近競賽復賽難度,但2022年上交大、中科大、北航等校強基報名系統中,支持五大學科競賽省一、銅牌獎項作為報名材料上傳,其中,中科大招辦宣講明確說明,獲獎情況在面試中占40分分值,銅牌很大概率得滿分。也再一次印證了強基計劃對競賽生的傾斜,“競賽無用論”不攻自破。
2023強基計劃趨勢預測
01
院校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招生專業繼續增加
強基計劃實施前兩年,招生專業的“冷門”一直使不少考生家長望而卻步。2022強基院校擴張、部分高校招生省份的調整及招生專業的放開,都反映出強基計劃實施力度加大的趨勢,預計未來或有更多院校加入強基,招生計劃及專業也將進一步開放,期待2023年有更多關鍵領域的應用型專業加入強基計劃招生。
02
多元路徑清晰,更多優秀學生入場高校多元化升學路徑更清晰,重點高校選拔逐漸向強基計劃、綜合評價等多元錄取傾斜。隨著家長規劃理念加強,以及2022年強基錄取情況,結合強基招生專業增加及各校培養方案的逐漸細化,預測2023年強基報考熱度會進一步上升,更多優秀考生會投入強基“懷抱”。
03
更多高校強基招錄機制突破,跟進調整2022年復旦、上交大、南大三校校測調整,開創了強基招錄新模式,這一舉措截流部分優秀考生,對清北、浙大、中科大等其他頂尖高校生源造成一定沖擊。
名校綜合評價預測
2023年或有更多頂尖高校跟進調整強基招錄機制,將校測調整至高考出分前進行,但不論如何調整,校測永遠是強基錄取的關鍵所在,2023屆及更低年級考生更需明確校測重要性,提前備考校測。
04
深入大中銜接培養
強基計劃實施以來,以清華、北大、復旦等校為代表的大中銜接人才培養,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一定效果。從2022年情況看,今年以清北為首的高校夏令營格外活躍,很多重點高中也紛紛設置強基班,預計未來將會有更多高校推進大中銜接構建人才培養一體化的新格局。
給低年級的備考建議
01
政策調整多變,密切關注和研究政策近幾年,高校招生政策一直處在改革調整狀態,如提前不做關注和研究,很容易出現臨時抱佛腳,倉促準備的情況。一旦準備不足,會對考生未來的報考帶來直接影響。研究政策需注意改革的細節之處,對政策不甚了解之時,可咨詢院校招生老師,以免在報考報考定位不準,院校、專業選擇出現誤差。
02綜合成績是王道,注重雙路徑培養
不管政策怎么調整,改革的宗旨和選拔的核心不會變,優秀考生的路徑永遠是綜合成績+學科特長兩條路徑,尤其是重點校,這一點永遠不會變。強基計劃、綜合評價、高校專項計劃是考生不得不關注的多元升學路徑。
03
學業規劃和生涯規劃更加重要
不管是新高考選科還是強基計劃、綜合評價等特殊招生,都要求考生對未來有清晰的學業規劃和生涯規劃,尤其是目標重點高校的考生,這一規劃越早越好。
(1)初、高中低年級考生需要深入新高考選科各個組合的優劣勢,基于自我認知及未來就業意向,在綜合考慮個人優勢及高校政策下,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目組合。
(2)高三年級的家長和考生,更需全面了解和評估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提前了解和關注意向高校、專業及多元升學路徑要求,提前做好應考準備。
如有疑問可添加右方微信進行咨詢哦??
聲明:
本站(www.rxbbx.com)部分圖文轉自網絡,刊登本文僅為傳播信息之用,絕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擔保其真實性。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