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來,大學生就業難問題越發凸顯,據《2022大學生就業力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大學畢業人數達1076萬,碩士、本科、大專的畢業生簽約率分別為20.6%、15.3%、14.7%,在及其嚴峻的就業形式之下,掀起了一股考研熱,2022年的全國報考人數為457萬,較2021年增加21%。這背后代表一個極其重要的趨勢,但很容易被家長忽略,就是中國的人口紅利已到尾聲,人才紅利模式已經開始。
什么叫人才紅利模式,也就是代表著國內高學歷人才密度加大,博士、研究生、本科生數量持續高速增長,原本普通的崗位也會有傳統意義上的人才去競爭,內卷加劇。(如近期哈爾濱招聘環衛工,有29名統招碩士應聘)
01
志愿填報結果影響就業結果
對于還沒有走出校園的高中生來講,如何面對人才紅利的內卷,博取未來發展的確定性呢?七分考三分報,高考志愿填報決定著學生未來的發展,在哪個城市學習,讀什么樣的專業,在什么樣的圈子,都取決于志愿填報的錄取結果,錄取得好,沒畢業可能就被多家名企爭相發offer,假如錄取到了一個冷門且難就業的專業,那也可能畢業=失業。
采訪時,據在上海工作的小張回憶:高中時在全市四星級高中,考了全校前10%,覺得工商管理這個專業很厲害的,就報了這個專業。但大學學的內容非常龐雜,沒有對口的就業方向。畢業之后就開始做銷售,做過保險,在商城賣過衣服,在早教公司的時候覺得自己適合當老師就回來當老師了,但是還沒有編制……
說起這個的時候,小張特別的后悔,當時為什么沒有好好研究一下專業,如果一開始就讀了師范,或者公費師范生,現在怎么說也是有編有崗的,也不需要白白浪費那幾年了。
小張的情況并不是個例,大部分人畢業之后的工作和大學專業關聯度不大,據統計,大概有70%的大學生畢業之后不從事本專業對口工作,這種現象一直存在,但就業難更凸顯了這種人才錯配現狀。
02
高考志愿填報個人IP崛起
新高考改革之后,高考政策有了很大的變動,從志愿的數量到錄取批次以及錄取模式都有很大的調整,一二本合并、錄取批次調整、志愿數量增加等一系列變化讓家長開始摸不著頭腦,讀懂政策、分析數據、了解院校和專業,成了家長的必修課。
但是大部分家長都是沒有這樣的精力和數據分析能力的,也正因為如此,這一服務需求在近幾年呈爆發式增長,而扎根在該行業中的個人、機構不在少數。
因其門檻低、時間短、收益高等廣受歡迎,從線上來看,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xx老師聊高報”、“xx老師說高考”的賬戶不計其數,這類個人IP主推志愿卡,價格在幾百不等,偶爾也會捆綁一些書籍,在高報季會特別的火爆,很受家長青睞。
線下機構也是百花齊放,打著高校老師名義的個人工作室,也有學科機構直接轉行或者增加業務范圍,反正對于家長來說只需要可以當面交流,更不會過多去關注機構是新的還是經驗豐富的。
03
志愿填報的核心是數據處理
今年的高考季,在山東的一家酒店,湊巧有2家機構同時開展志愿填報講座,一家冷冷清清,位置都坐不滿,另一家滿滿當當,只能坐在門口聽聽聲音,記者恰好也在現場
“我們沒有學歷,沒有經歷過高考,現在只能先學習,之前在群里聽過幾次直播,覺得老師都挺專業,志愿填報這也是還是一生的大事,得帶著孩子過來聽聽,看看怎么填,付點錢也可以”。
說話的家長姓楊,旁邊跟著她家的孩子,兩個人因為來晚了只能擠在門口,提到志愿填報家長表示希望孩子可以讀個師范,將來可以在家附近的學校當老師,但是不知道這個分數有哪些學?梢赃x,想過來聽聽講座。


在現場了解,比較火爆的機構叫遠播教育,總部在上海,創始于2007年,業務覆蓋面較廣,C端業務覆蓋學生幼升小到大學畢業考研或就業的整個階段,志愿填報是其中的一項。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止到2022年11月,國內目前有2824家企業名稱或者經營范圍包含“志愿填報”,而成立15年以上的公司,僅有19家,遠播就是其中之一,而這19家中,有3家已經不再經營,由此可見,遠播的實力不可小覷。


后面記者又走訪了歷年在遠播填過志愿的學生及家長,趙同學現在在山東財經大學讀大二,2020年參考的高考,高考551分。
“按照我當時的分數,我自己填肯定錄取不到山財的,我這個專業在2020年普通類最低錄取分是566分,但是因為我是濟南戶口,山財針對本市戶籍的學生有特殊的招生計劃,我當時就是通過這個計劃錄取的,這個專業的最低錄取分是549分,我剛好踩線錄取,就讀之后和普通類錄取的學生待遇一樣,非常的慶幸當時花錢找了專業的遠播,讓我有機會來我夢想中的大學就讀。”


諸如趙同學這樣的例子很多,志愿填報考驗的不是你會志愿填上系統,這個對于95%以上的學生來說都沒有難度,難點就在于如何合理利用分數和政策錄取到一個性價比更高的大學。
要么自己搜索研究,要么去問專業的人,遠播也為不同需求的用戶提供不同的產品。
04
大數據系統成為志愿填報主流
根據我們了解,遠播自2007年成立就開始布局高報領域,旗下第一高考網前程規劃系統為知名教育學者熊丙奇博士領銜交大教育集團技術團隊研發,主要為學生和家長提供志愿填報和選科服務,依托大數據+核心算法預測院校分數,出分后根據高考分數評估填報方案,爭取分數效益的最大化,志愿推薦成功率接近100%。
第一高考網前程規劃系統適用于23個省市,3大核心--生涯評估、學習提升、志愿填報
模塊貫穿整個中學生涯,目前已經累計服務60+教育局、800+公辦學校,800萬+家庭,在業內已經有了良好的口碑。
“這個系統就很方便,我只需要輸入自己的選科、高考分數,就可以按照沖穩保的比例給我推薦適合我報的學校。”來自江蘇的楊家長說:“自己在選擇院校的時候前后拉開40分的梯度就可以了,基本上能報的學校都可以看到,可以結合自己的需求選擇地域和專業,一些特殊要求也備注出來了,非常的方便。”
2014年,新高考改革啟動,高考志愿填報難度劇增,光是志愿的數量就讓家長無比頭疼,學生和家長個性化需求增加。遠播依托強大的系統和技術團隊,在新高考省份推出個性化的1對1志愿填報服務,為學生提供一站式的升學規劃服務,從高一選科指導到高三的志愿填報全覆蓋。
在遠播,學生既可以結合系統推薦的志愿自己填報,也可以找專業的老師1對1填報,不論哪一種方式,大數據都是志愿填報的核心,家長如果沒有數據處理能力很難從龐大的數據中篩選出合適的志愿,而遠播正在使用系統將數據和流程簡單化,讓第一高考網前程規劃系統成為家長填報志愿的好幫手。
聲明:
本站(www.rxbbx.com)部分圖文轉自網絡,刊登本文僅為傳播信息之用,絕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擔保其真實性。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