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7年實施新高考到現在,高中選科、高考錄取、大學專業、未來職業的相互關聯系,使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逐漸意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學生也開始思考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問題。但是,由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目前,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的不健全,高中生自身學習的條件,因此,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1.自我認知情況
高中學生具備一定的自我認知能力,包括對自己、社會職業、高考選科、大學發展等。受各種因素影響,高中生自我認知存在不全面、不準確、不深刻等問題。
(1)不全面
從問卷調查情況來看,三分之二的學生對自身和社會情況有一定了解,但是,從訪談情況來看,存在著了解不全面的問題。例如對社會職業的了解,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多是偶然性、片段化的交流,沒有系統地、全面地了解職業的性質、特點、工作時間、薪酬和專業技術能力。對學業成績了解清楚,但是對社會、職業、大學了解情況不多;對錄取專業有了解,但是對大學學習課程和未來職業了解不多。
(2)不準確
高中學生以感性認識為主,對自身興趣愛好認識缺少固定性。對自身能力和特長缺少數據分析和對比考量,導致憑感覺確定,不能準確定義自己的能力和特長。在對社會相關事物的認識上,學生信息的來源不全面,也導致對事物認識的不準確。例如,對自己喜歡的職業,通過訪談得知,很多學生著眼于表象,或者只看到職業優點,沒有真正認識職業的挑戰。
(3)不深刻
由于缺少相關理論和技術手段,多數高中生不能深刻分析自己的情況,也不能將自身實際情況跟未來職業有機對接。很多時候,高中生對職業生涯規劃還停留在感性認識的階段。
2.自主意識不高
職業生涯規劃是個人的事情,需要學生自我認識、自我選擇、自我規劃。根據問卷和座談以及參考各類文獻,當前,高中學生自主意識淡薄。30%以上學生對自己未來沒有進行全面思考,也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
學校、家長和教師為了學生成績的提高,剝奪了學生很多權利,只要求孩子全力以赴盡好學習義務。至于其他方面的權利和義務很多都是家長和教師代替,因此,很多高中學生對于自己喜歡什么職業,高中階段為此應該做哪些準備沒有認真考慮。學生對家長、學校和老師依賴程度較高,均超過60%,認為他們在自己職業生涯規劃中會發揮很大或者較大的作用,但是對同伴和培訓機構持肯定態度不多,僅30%多的學生認為有很大或者較大影響。從實際情況來看,大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缺少自主意識。不能自覺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3.缺少職業體驗
職業體驗對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有重要的導向作用。高中生根據自己的職業意向,有選擇地進行職業體驗,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職業的認知,有助于學生進行理想與現實的對接,進一步確定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有了深刻的職業體驗,高中學生會注重自己的職業設計,有意識進行知識和能力儲備,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也會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為未來職業做好準備。
由于問卷設計缺陷,職業體驗這一項沒有單獨設計。通過后期座談進行了了解,大多數學生沒有過職業體驗的經歷。家長和學校也沒有組織過職業體驗的活動?梢哉f,研究對象的職業體驗幾乎為零,這使高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缺少實踐的驗證與對比,生涯規劃停留在想象階段,沒有深刻的職業體驗,學生職業向往會出現不穩定性特點,無法堅定學生學習的方向和信心,使職業生涯規劃的方向性和目標不強。
轉自頭條號:安子侃教育
聲明:
本站(www.rxbbx.com)部分圖文轉自網絡,刊登本文僅為傳播信息之用,絕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擔保其真實性。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