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司鐸科技 SODO
用戶體驗(User Experience),簡稱UE/UX,是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建立起來的一種純主觀感受。其核心和本質其實就是研究人在特定場景下心理及行為的習慣和特點,然后使設計順應這種特點從而給使用者帶來好的使用體驗。
1.難在本身的屬性
而難度之所以大,也正是因為這個核心:對于人在特定場景下的心理和行為,需要進行基于當下場景的用戶研究,通過分析、總結得出精準的洞察,再依據洞察結果,得出明確的設計目標,并結合“好的體驗”標準依據和設計呈現來達到這些設計目標,從而完成用戶體驗的設計流程。
來源HART人因工程學課程截圖
這也是用戶體驗設計五要素的內容,凝結成五個流程關鍵詞就是:戰略層、范圍層、結構層、框架層、以及表現層。雖然是基于互聯網產品設計提出,卻可以普遍應用在各種體驗設計的流程中,其內核其實是一致的,都是一個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
而難點,就在這從抽象到具體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準確的結論,合適的結果,才能使最終的具體設計呈現滿足最初的抽象需求,并通過多維度的設計達到“超預期”的用戶體驗。
來源InNeed
2.難在多方合作
在用戶體驗產品的設計過程中,是由團隊的不同專業人員分別負責不同的階段:
·策略者負責前期的整體前期規劃,明確產品目標;
·用戶研究員/部門負責對于用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體察,細化痛點和需求,使產品實用;
·交互設計師需要針對用戶需求使用信息架構來明確產品功能和層級,并依據用戶在該情境下的行為和心理習慣設計順暢絲滑的多感官交互行為,使產品易用;
·視覺設計師確保產品視覺的美觀、使人樂于使用。
來源UEgood
好的用戶體驗是由多方共同創造的,而“好的用戶體驗”也有一定的判斷標準,設計心理學教授Don Norman提出好的用戶體驗十要素就包括:好的體驗是有效的effective; 順暢的smooth.;符合直覺的intuitive.;閉環的closed loop;高容錯的has high fault-tolerance;一致的consistent;不打擾的not disturbing;美的aesthetic;尊重環境的respects environment;超出預期的beyond expectation。
要滿足這些,就需要多方協調配合,且每一方都要發揮最大的效用,才能最大程度上創造出符合以上標準的用戶體驗。
來源google
當然,用戶體驗觸及的領域很廣,可以說有人與對象/載體/空間互動的地方就有體驗,且用戶體驗一直以來都是設計的核心。無論傳統的工業設計,當下火熱的交互設計,還是偏重系統的服務設計。
而在現在的智能產品發展趨勢來看,“產品設計”的邊界逐漸模糊,“虛擬與現實”也拓寬了用戶體驗的邊界。設計師也將面對更加復雜的用戶體驗設計,難度雖然是一直存在,但也值得期待。
來源google
Donold Norman曾說,“技術變化很快,但是人的演化很慢,而設計的原則來源于對人的理解,這是永恒的真理。”
聲明:
本站(www.rxbbx.com)部分圖文轉自網絡,刊登本文僅為傳播信息之用,絕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擔保其真實性。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