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周年即將到來之際,祝愿我們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越來越強大!祖國的鋼鐵長城更加堅固,作風過硬,維護世界和平和祖國統一,隨時摧毀來犯之敵!
祝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們“八一”建軍節快樂!向軍旗敬禮!向曾經是軍人和武警官兵敬禮!從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視退役軍人工作,我們生長在大別山湖北大悟縣宣化鎮萬畈村和五岳村,四代軍人之家庭。第一代軍人,毛國干(烈士無后人)、毛國安(2人);第二代軍人:毛光弟、毛冬晨、毛亞平(3人);第三代軍人有:毛明權、劉貴云(2人);第四代軍人:毛碩(1人)。毛國干(烈士無后人、無資料、無照片,就有烈士牌子,萬畈村人人皆知)。
圖一為毛國安同志
毛國安1931年參加徐海東紅25軍,長征到延安后選調入中央警衛團。1956年轉業到交通部武漢河運學校任領導工作至退休(1代軍人2人)。毛國安同志有兩男兩女,長子。
圖二為毛冬晨同志
毛冬晨同志 ,1951年元月出生,1971年入伍,空軍九航校二團。75年退伍,76—78年大學學習。大學?飘厴I后就職于原武漢河運學校程學院至退休。
圖三為毛亞平同志
毛國安次子,毛亞平同志,1952年9月出生,1969年入伍,陸軍湖北省襄樊370醫院服役。73年退伍入長航電機廠工作,黨員,后調入長航黨校工作至退休。
圖四毛光弟同志
毛國興的三子:毛光弟生于1948年8月15日(陰歷)初中畢業,于1969年4月入伍,在河北軍區獨立師步兵第五團(毛光弟和宣化店河西村楊招權一個部隊,一個連),于1972年退伍,由國家安置到武漢船舶機械廠當工人。于1976年7月因病去世。以上3人(第2代軍人)
圖五為毛明權同志
毛明權:1956年9月出生,1979年9月入黨,初中,1977年1月在大悟縣人民武裝部入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33722部隊司令部,歷任戰士.號兵,副班長。與丁發金同志一起入伍,一個部隊,1979年參加中越反擊戰中受傷致殘,因戰殘疾,等級:六級。
圖六為劉貴云同志
劉貴云:50年代初出生在湖北大別山革命根據地,深受革命影響,于1969年10月在大悟縣人武部應征入伍,在解放軍總后勤部管理局服兵役,1973年3月入黨;黨政大專學歷,1976年6月30進西藏,先后任西藏山南市措美縣人大辦公室副主任、主任,西藏山南市機關工委辦公室主任、副書記,2004年1月退休(三代宣化店鎮毛氏光榮之家軍人2人)。
圖七為毛碩同志
毛東海的兒子,叫毛碩,生于農歷1998年4月,在大悟人武部應征入伍,在四川某武警部隊服役,班長(4代軍人1人)。毛明權介紹:“爺爺毛國興有三子;我的父親是長子,叫毛光彩,有一女毛春鳳、一男毛明權。本來我和姐一起驗上了兵,武裝部的領導說:一個家庭不能去兩個當兵,因老人無人照顧,最后定下我去當兵了。結果我的姐當兵沒有去成,姐夫哥是位退伍軍人”。次子:毛光燦:一女、二男,長子:毛東海,一子,叫毛碩(4代軍人)。毛明權他回答簡單直接,看似平凡的回答,卻跳動著“紅色基因”。“吃苦挺正常的,男人就應該吃苦!”受家庭的影響,毛明權從小就喜歡軍事,軍人的吃穿住用行他都能如數家珍,對軍事的熱愛,也促成了他對軍營的熱愛。在沒當兵之前,參軍的渴望越來越強烈,他毅然決然選擇去部隊實現自己的夢想。小時候,毛明權經常追著厶爺和三叔,想聽部隊的故事,雖然聽到的經常都是一些艱苦的、常人難以忍受的事情,但他卻聽得津津有味。他從小就很清楚參軍是艱辛的,但他的向往從未改變。當兵又不是來享受的,好男兒就是要百煉成鋼!”“部隊是培養人的地方。”“不僅是因為家里四代從軍的經歷,更是打心底認為部隊是個讓人成長成才的好地方”。還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單位糧站,糧站垮了之后,別人異地經商或者去打工,可他回到了老家,幫助老人把田地種上,一年還能收上幾千斤糧食,吃到新鮮的糧食,深知糧食的重要性,精神難能可貴。毛氏家族一家四代軍人,共八名,雖然入伍時間不同,但參軍報國的目的卻始終如一。就這樣,一輩人聽著一輩人的故事,一代人傳承一代人的精神,造就了這個“四代從軍”的光榮之家。欣慰的是從他們的身上,看到了一個普通家庭“紅色基因”的血脈傳承。
作者:劉貴云、毛明權
作者: 宣化店 五岳山下
來源公眾號:
五岳山下
聲明:
本站(www.rxbbx.com)部分圖文轉自網絡,刊登本文僅為傳播信息之用,絕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擔保其真實性。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