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 id="d83bz"></th>
      2. 您所在位置:主頁 > 學歷提升 > 研究生 >

        我在東南亞讀“水博”,三年后進退兩難

        時間:2022-08-09發布于:教育培訓網發布人:百學培訓瀏覽:0

        我在東南亞讀“水博”,三年后進退兩難

          近日,邵陽學院花費千萬引進菲律賓博士,引發了關于東南亞速成“水博”的熱議。但是,在東南亞排名靠前的學校讀博,真實情況未必如網友想象的那樣。許多30多歲的大學老師原本也是抱著快速畢業的想法,在東南亞讀博提升學歷。但實際入讀時,因為導師帶的學生多、畢業要求高、自身科研能力不足等原因,許多人卡在了讀博這條路上。也有人開始思考,讀博的意義究竟是什么?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極晝工作室(ID: media-fox)

          文丨羅曉蘭 編輯丨毛翊君 編|Luna

          近日,邵陽學院花費千萬成批引進23位菲律賓博士,引發熱議。因為兩年零4個月的速成,網有稱這些東南亞博士為“水博”。

          湖南省教育廳發布《關于邵陽學院引進博士有關情況的通報》

          在我們接觸的“馬菲博士”中,內蒙古二本老師楊樂樂進入而立之年,讀博的愿望依舊強烈,聽信廣告說的“兩年,好畢業”,她成為了馬來西亞一所TOP5大學的博士生。

          3年過去,學業的難度遠超她想象,她申請過退學、休學,焦慮得長胖了十幾斤,畢業仍遙遙無期。但目力所及,她不是最慘的,有校友甚至讀了10年。

          區別于邵陽學院菲律賓博士就讀的大學(亞洲排名600左右),楊樂樂這樣的“馬菲博士”們選擇了排名靠前的學校。據留學中介人員介紹,

          這些“馬菲博士”大多是國內二本院校的在職教師,30多歲,為了跳槽、評職稱,或者應學校的要求……

          選擇東南亞高校,也是由于無法在國內日益激烈的考博競爭中勝出

          。

          他們涌進這條原以為的捷徑里,沒想到會卡在半道上,也因為這次輿論,更加“騎虎難下”。

          主動退學的人浪費了幾年光陰和數十萬元,熬著的人不知道自己努力的程度能否趕得上學歷貶值的速度。

          “科研渣渣”想兩年讀博

          “你想用幾年來完成(博士階段的學習)?”面試官問。

          “三年。”楊樂樂回得很干脆。這位內蒙古某二本院校的老師那時覺得,這算保守的時間了。

          申請很順利,有兩所學校發來offer,她選了馬來西亞排名前五、QS排名世界前200的公立學校,很快成為一名教育學博士生。進去一看,學校社團活動多,環境不錯,坐在草坡上能看見海,楊樂樂很興奮,“感覺入了學就能畢業了”。

          楊樂樂讀博的馬來西亞高校一角。講述者供圖。

          她一直對未來規劃明確,在呼和浩特讀完本、碩,馬上就回到家鄉入編,同時結了婚。父母都是體制內職工,她從小看過國營工廠倒閉后,親戚被買斷工齡,因為沒有收入婚姻破裂,身體不好,50多歲就病逝。她深知穩定最可靠,從大四起就每年考公考編,終于擁有了穩定的生活,打算干到退休。

          出去讀博在她說來,只是為了開闊眼界,彌補一直在家鄉讀書、工作的遺憾。

          申請學校前,她考慮過其他國家,歐美太貴且要求高,韓日還要學第二門外語。菲律賓的話,雅思6.5分可以申請免學費,但考慮到排名問題,她又排除了。

          而網上的中介這樣介紹馬來西亞——只需雅思6分,兩年學制,包畢業,每年花費一兩萬,沒有論文要求。電腦下方總彈出的小廣告,也仿佛反復向她確認,“兩年畢業”。綜合來看,這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事實上,楊樂樂也不敢嘗試在國內申博,她說周圍讀博的人都畢業于頂尖985,而自己只有普通一本院校的背景。她屬于讀書時不掛科就行的,讀研時也沒發表過論文。

          她有個同歲的朋友在安徽三四線城市的院校任教,想借博士學位進入合肥的高校。

          但國內競爭激烈,讀博要有科研成果,名額指標也有限,

          這位男老師困于日常工作和家庭責任,報了6次名,都沒參加成考試,最后選擇到排名靠后的菲律賓某普通學校就讀體育學專業。

          涌入這條捷徑,絕大多數人的目的很明確。從業6年的馬來西亞留學中介劉志宏說,

          到這里讀博的中國人一半是高校老師

          ,動機大致是:評職稱,行政人員轉教師崗,被學校的鼓勵措施推動——比如?圃盒O肷秊楸究,需要提高博士率。剩下的人里,

          大多數是想跳進體制內的企業職工,和想到高校任職的碩士應屆畢業生

          。

          27歲的山西女孩陳虹已經全職在馬來西亞讀博三年。她本碩都在歐美留學,2019年畢業回國,給她發offer的都是教培崗,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想到女性結婚生子后容易被束縛,她索性繼續讀博,將目光放到便宜又能快速畢業的地方,最后定在馬來西亞Top1的學校,這是她能力所及的最好選擇。

          陳虹坦言自己是“科研渣渣”“在歐洲混了一年碩士”,三年前報考東南亞博士的中國學生少,她入學時績點(注:評估學習成績的一種方法)大約只有2.5。

          在她看來,留學申請者的生源“很一般”,本科背景是雙非、二本甚至“三本”的同學多,科研能力普遍不強。

          她也是個教育博主,東南亞留學市場興起后,在網上為國內申請者免費提供咨詢,現在每天至少接待兩三個人。她發現,找來的高校老師普遍在35-40歲之間。她記得有對40多歲的夫妻,都在一本院校任教,本碩是國內985,“就想混個博士升職稱”,最后選了所馬來西亞一般的私立學校。

          這個市場是在疫情后變得火爆的。

          在中介劉志宏印象里,2020年申請者還抱著觀望的態度,第二年開始暴漲。此前,他所在機構接待的大多是碩士申請者,去年申請博士的人一度達到了80%。

          他認為

          是疫情后高校教師看到不用出國,帶薪上網課就可以攻讀,不耽誤工作和家庭生活;另外,受國內經濟形勢影響,碩士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也想通過讀博延緩就業。

          “騎虎難下”

          剛就讀時,楊樂樂滿懷期待,每天找導師聊天,問自己需要怎么做。她還報了語言公開課,積極學英語,參加各種學術講座。但這樣的日子只持續了半年,她開始焦慮,頭發成把地掉,晚上睡不著覺。

          原以為的“寬進寬出”都是假的,“水”個博士更是妄想。在她的設想里,前半年修完所有課,后面一年半就可以回國寫論文。事實上,雖然只有兩門課程,但光是馬來語課就要考4次。除了上課,導師每周或每半個月開一次見面會,聽學生匯報工作。

          壓力大、學習強度高是普遍的。

          有的導師要求嚴,如果兩次匯報沒有進展,就以建議學生“暫時休息一段時間”來表達不滿。楊樂樂有朋友就因此休了學。和周圍同學一樣,她每天一早去辦公室,學到深夜。有天凌晨,她看到圖書館燈火通明,坐滿了學習的人。

          楊樂樂所在學校的圖書館,某天接近零點時還有人在學習。講述者供圖。

          兩年畢業的愿望很快破碎,楊樂樂看到校友大多五六年博士畢業,甚至還有10年的。學院里,四年半畢業算快了,導師說目前還沒出現過一例三年畢業的,其他學院有過也是因為科研能力強,是SCI(注:引文數據庫,世界三大檢索工具之一)的審稿人。

          小論文也有要求,學校要求刊發至少兩篇文章,被Scopus(注:與SCI一樣,都屬于檢索工具)索引的期刊接受或發表。這相較國內容易,但大論文難度大,要經過3次答辯,中期答辯就要持續3個小時。

          而陳虹所在的學校,博士畢業還要通過5次答辯。有次學院開會,直接告知學生6年不畢業很正常,巨大的“six”顯示在PPT中央。陳虹想起入學不久,在圖書館偶遇一個中國學姐,滿臉開心地告訴她:“我第十個學期,論文外審啦!”當時陳虹還覺得不可思議,現在發現5年能畢業已經很厲害了。讀到第三學期,她打了退堂鼓,向導師申請轉學,想到畢業難度低的私立大學。

          “據傳學校退學率達80%。”雖然陳虹無從查證這個數據,但她周圍就有人發現畢不了業,考慮到工作和家庭,不得不退學。和她一樣,還有人申請轉到排名靠后的學校,但這意味著前功盡棄。她認識一位邵陽學院的老師,在馬來西亞一所普通的私立學校讀博,4年了還沒畢業。

          當初,問楊樂樂計劃幾年畢業的學校,正是陳虹所在的這所Top1。聽到她回答3年,面試老師說:“沒有這種情況,你做好5年準備。”因此她沒選這所,F在,她還是后悔,應該申請更靠后的普通學校。

          整整一年,楊樂樂卡在開題上,不知道要研究什么。和國內不同,她的博士導師帶了十幾個人,不會提供具體的思路。她登錄圖書館網站下載世界名校的畢業論文,而光是導師發給她的相關論文就讀了400多篇。靈感遲遲不來,想法不斷被否定,她也提出過退學,但導師沒同意。

          掙扎了一年,到了原計劃要畢業的博二,楊樂樂終于開了題。柳暗花明并未到來,比起國內,國外的文科專業定量研究較多,她重新學習做實驗,收集數據做分析。很快,疫情來了,她輾轉回國,卻更加忙碌。她一邊工作,一邊摸索論文,每隔兩天就要視頻溝通,有時凌晨三點還在和導師討論問題。

          更多為了評職稱或跳槽的高校老師,卡在這條原以為的捷徑中,繼續掙扎。

          楊樂樂在網上吐槽,懷疑讀博的意義,好些人留言說后悔出去讀博。有人說想及時止損,心疼花出去的時間和錢——比如,光找中介申請學校和輔助作業,就花了十幾萬元。

          這讓不沖著現實考量而讀博的楊樂樂也感到焦慮。她自認為是個摳門的人,衣服只買打折的特價品,但三年下來,學費、房租、生活費等等也花了近30萬元。

          在菲律賓留學也同樣不輕松。一位民辦高校女老師就讀的學校不要求雅思成績,但在正式入學前有個面試,決定之后英語課的課程長度,她口語和聽力差,最后上了120節課。她有同學請了次假,加上上課表現不好,又重修了30個課時。

          她讀的是全日制博士,只打算寒暑假到菲律賓,平時除了教學,還有行政工作,不時要加班。但學校作業多,即使是周末的課,還要做匯報,周六當晚得熬夜趕工,第二天又會布置新作業,不斷循環。

          菲律賓排名靠前的學校要求發兩篇SCI,至少四年才能畢業。“一點兒都不好湊合,搞得我現在好煩躁。”現在,她用“騎虎難下”來形容自己的狀態,奉勸別人不要貿然做決定。

          被“卷”高的門檻

          7月下旬,另一個留學中介說,馬來西亞前五的公立大學已經報滿,沒有博士招生名額了。4月份他們提交了16個博士申請,至今無一人錄取。有的導師一個人就帶了40個博士生,分給每個學生的時間少了,這將進一步加大畢業的難度。

          “這兩年應屆碩士畢業生沒有論文成果,研究方向也一般的話,想進好學;静豢赡芰。”中介劉志宏說,申請時只要求提供1500字的研究計劃,現在很多人寫到了四五千字。

          國內的“卷”蔓延到了國外。

          陳虹感覺到,這兩年中國申請者的綜合能力越來越高,以前還有“三本”畢業的,現在國內頂尖985高校的都不少。有人碩士畢業于國際排名前20的世界名校,發過3篇論文,雅思是7分。比起她進入這所馬來西亞top1時的2.5績點,有網友告訴她,現在排名稍微靠后的高校都要求績點在3.0以上,不足3.0的要有5年工作經驗。

          楊樂樂沒有關注這些,包括學校的排名是否在上升,“沒用,你都不知道啥時候畢業”。她仍舊想退學,丈夫勸她,再堅持一下,實在不行再說吧。家人起初都不支持她讀博,現在看她煎熬,反倒安慰她經歷了就行。

          她的論文目前寫了前4章,被導師要求大改,近乎要重寫一遍。受限于在國內,她還未完成所需的實驗,剩下的幾章沒有頭緒,小論文也沒發表。

          楊樂樂目前完成的博士畢業論文部分。講述者供圖。

          她身心狀態都不好。去年,由于內分泌失調,她突然瘦了五六斤,一段時間后又暴增了近二十斤。今年又生了病,最近住院,在吃中藥調理。感覺堅持不下去,她又想休學一學期,導師再次拒絕,說每天躺在床上學習一點,半年也可以收獲很多。

          楊樂樂和陳虹坦承,

          難畢業的原因除了客觀條件,也在于類似她們的中國留學生的確科研能力不行。

          邵陽學院事件后,這些東南亞博士處境尷尬。菲律賓留學中介大多不太熱情,有人說最近最好別申請了——畢業審查將變嚴格,且國內認可度下降。

          現在,在菲律賓讀體育專業的那位男老師有些破罐子破摔,“東南亞博士已經成這樣了,最不濟的就是當這個博士沒讀唄”。當初想要通過博士學位跳到更高平臺,他覺得可能性不大了。國內高校對年齡限制嚴,層次高些的學校引進應屆博士時要求在35歲以下,有工作經驗的老師想跳槽到好學校,得是40歲以下,職稱為副教授,F在,他31歲,還是講師。

          邵陽學院引進菲律賓博士人均花費84.4萬元,其中安家費35萬元,科研啟動資金15萬。網上對此爭議頗大,他覺得這不算多。同樣在小城市,他知道這些學校的城市吸引力一般,

          最重要的是學校沒有實驗室和平臺,申請不到國家的基金項目,“你到時候只能自力更生”

          。

          比起大多數繼續掙扎的留學生,陳虹的進展算是快的。進入博四之前,她已經完成了5次答辯中的第3次。論文完成了大半,有10萬字左右,光開題報告就寫了120多頁,被導師修改了8次。答辯時被揪出了一個錯別字,她挨了批評,“你的名字會寫錯嗎?!”

          她將此歸結于幸運,導師勸阻了她的轉學計劃,還直接給她一個論文選題。但她仍舊不放心,也不確定自己能多久畢業,“還早著呢”。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倒下,即使過了外審,到了最后一次答辯,也可能被打回重新來過。

          有時,她糾結畢業后繼續留在國外,還是回國和家人團聚,但回去找什么工作呢?

          留學多年,她覺得國內太卷,過于重視年齡,

          幾天前她看到深圳大學招聘輔導員,要求都是28歲以下的博士。

          楊樂樂最近在焦慮生孩子的事,早早做好了育兒功課。博士學位似乎不能帶給她現實收益,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似乎也能帶來心安。她感覺學歷正在迅速貶值,本科畢業時能進的單位,在她研究生畢業時學歷要求也變成了碩士,有的現在甚至變成了博士。

          她現在安慰自己,焦慮和痛苦都是讀博必經的歷程,她會繼續體驗下去,以后也好用于教育孩子,開闊其視野。

          但如果可以重新選擇,她想本科一畢業就生孩子,F在,她說35歲之前必須有個孩子,也盡量拿到博士學位,如果七年能畢業,那時帶上孩子去參加畢業典禮。

          (為保護隱私,文中人物為化名。)

          文章來源于極晝工作室 ,作者小晝

          極晝工作室

          聲明:

          本站(www.rxbbx.com)部分圖文轉自網絡,刊登本文僅為傳播信息之用,絕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擔保其真實性。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熱點推薦

        推薦圖文

        熱點標簽

        强奸到高潮视频

          1. <th id="d83b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