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 id="d83bz"></th>
      2. 您所在位置:主頁 > 學歷提升 > 留學預科 >

        仇恨犯罪,槍聲不斷……去美國留學還能不能行?

        時間:2022-06-17發布于:教育培訓網發布人:百學培訓瀏覽:0

        仇恨犯罪,槍聲不斷……去美國留學還能不能行?

         

          看點

          今年上半年,全美各地傳來此起彼伏的槍擊聲,這也一度成為國內刷屏的熱門話題。尤其對有留美意向的家庭來說,心頭免不了蒙上了一層憂慮與恐慌——赴美留學還安全嗎?對此,外灘特約作者田心坦率地介紹了美國社會治安的現實情況,以及其中華裔的處境。面對如此“撕裂”的美國,作者還給留學生們提供了6條貼心實用的安全建議。

          支持外灘君,請進入公眾號主頁面“星標”我們,從此“不失聯”。

          文丨田心 編丨Amanda

          今年上半年,全美各地槍擊聲不絕于耳。據報道,僅6月12日一天(統計至美東時間16時),

          全美就發生了25起槍擊案。

          不過,在多起槍擊案里,最令人矚目的還是5月24日,得克薩斯州尤瓦爾迪市羅布小學的泣血槍案,該案造成19名兒童、2名教師死亡。

          此案部分襲擊受害者,圖源《衛報》

          令人唏噓的是槍手乃一名18歲的高中生,被當場擊斃。這也是自2012年胡克小學校園槍案后,全美十年間死傷規模最大的校園槍擊案。

          這起慘案不僅重創了美國民眾的心,也成為國內社交媒體的熱門話題。目前,美國仍是國內學子留學最大的去向地。彼岸的槍聲也令欲赴美留學的家庭充滿了焦慮與惶恐:

          赴美留學還安全嗎?

          十年間最大的校園槍案

          尤瓦爾迪市北郊公路旁,“綠洲內陸”戶外和狩獵用品商店,開放式的大廳里擺滿了餐桌,客人們悠閑地品嘗著燒烤。

          然而,大廳的另一側,靠墻貨架上一字排放著各式步槍,置物架上堆滿各種型號的子彈。這是美國槍店一個尋常的景象。

          3月的一天,剛滿18歲的薩爾瓦多·拉莫斯,難捺興奮地走進了這家店,他是來買槍的——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根據得州法律,18歲就可以持槍了。由于無犯罪記錄,他順利通過了背景調查,購得了兩把AR-15突擊步槍和375發子彈。

          薩爾瓦多·拉莫斯,圖源?怂剐侣

          高中生拉莫斯,此時已輟學在家有日子了。出生于一個貧窮加暴力的家庭,他的母親曾因給雜貨店開空頭支票受到指控,其父也曾因用啤酒瓶砸人被判入獄。如今的拉莫斯和祖母住在一起,而祖母也曾被判過輕罪。

          在當地一座高中就讀的拉莫斯,“在學校也感覺非常不舒服”。因為口吃,總是受到嘲笑和欺凌,于是長期逃學、曠課,學校最終決定取消其今年高中畢業的資格。

          5月27日,拉莫斯的同學們將舉行畢業典禮。對于未能和同學們一起如期畢業,拉莫斯感到出離的憤怒,但又不知如何是好。

          慘案發生前三天,他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兩把槍。

          24日,拉莫斯終于爆發了。在一槍擊傷祖母的臉頰后,他沖出家門,身穿無防彈板的背心,攜一支步槍,開一輛皮卡沖向羅布小學。

          這一周已是羅布小學本學期的最后一周,24日校日的主題是“暢想”,學校希望學生們都能穿上漂亮衣服和別致的鞋子來上學。上午,學校舉行儀式為學期表現出色的孩子們頒了獎。

          直到中午,一場巨大的危險突然降臨。

          由于狂奔亂突,拉莫斯在到達學校時,將車開進了水溝里。起初旁邊的人以為出了車禍,還跑過去想幫忙。但是人們看到了一個身著戰術裝備、手持AR-15步槍、殺氣騰騰的年輕人沖了過來。

          此時一位女老師一邊跑,一邊打手機報警,同時將學校的一扇側門關住,但不知為何這扇門沒有鎖住,槍手最終從這扇門進入了學校。

          槍手最終殺入了一間4年級的教室,并將門反鎖,開始了瘋狂的殺戮。21條鮮活的生命永遠停止了“暢想”。

          帶有此案受害者姓名的十字架,

          圖源美聯社照片/Jae C. Hong

          事發后,白宮降半旗致哀,總統拜登夫婦親往當地悼念死難者。

          美國媒體與民眾又掀起了新一輪控槍大論辯。

          據報道,截至5月24日,今年全美共發生了213起大規模槍擊案,其中27起校園槍擊。一系列的槍案、尤其是得州慘案,迫使美國國會也在近日開會討論一項由民主黨提起的控槍新議案。

          得州小學死難孩子五顏六色的鞋子被帶到了國會聽證會現場,一位靠在身上偷抹同伴的血、裝死逃過一劫的女學生也來到現場,泣血呼喚立法者有所作為。

          這樣的景況,不僅讓美國人民再次討論控槍政策,

          也讓國內不少留學或準留學家庭感到擔憂。

          疫情、通脹疊加下的仇恨犯罪

          坦率地說,美國社會治安,近幾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糟糕。疫情之下,很多人沒了工作,通脹創40年來最高。

          一方面是犯罪率的攀升;

          另一方面,一面是對警察暴力執法的詬病,一面一些地方對警察的預算不斷削減,使得警察執法也是捉襟見肘。

          疫情、種族歧視,加之“政治正確”的一些因素,整個社會是前所未有的撕裂。

          對于華人而言,近幾年,感受最深的就是

          “仇恨犯罪”

          ,且從未感到過“仇恨犯罪”離自己那么近。華裔從來在美社會中被認為是“模范族裔”,勤勞、守法,從不惹事生非。

          不得不說,疫情帶來的

          社會對一個族裔整體態度上的轉變與沖擊,華裔可能首當其沖。

          疫情、前總統的對華政策及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中美關系走低的現狀,都使得華裔在近年每每成為“仇恨犯罪”的泄憤對象。

          去年底,芝加哥大學碩士畢業生鄭同學遭槍殺案,在留學家庭中引起了極大震動。此案到還算不上“仇恨犯罪”,是街頭小混混一次隨機的搶劫殺人。

          但是,大多數留學家庭都知道,芝加哥兩所著名大學——芝大和西北大學,西北大學位于好區,治安狀況較好。芝大雖所在區域治安較差,但學校周邊的小社區是非常安全的,不幸鄭同學就倒在了緊鄰校園的小街上。

          在學校周邊這樣安寧、安全的社區,原先犯罪分子鮮少來此區域活動,竟發生如此惡性的案件,就是近年來美國社會治安惡化的一個例證。

          而近幾年,華裔遭受的“仇恨犯罪”更是時有發生。從加州灣區華人老婦在街上行走,突遭無辜辱罵、被打得鼻青臉腫,到費城通勤上學的地鐵上,留學生和華裔學生遭受種族辱罵和圍毆,都深深震動了華人社會。

          5月由幾個非營利亞裔組織聯合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錯誤地將新冠病毒歸咎于亞裔的人數仍在上漲,

          竟然有21%的受訪者表示,亞裔至少要部分對新冠疫情負責。

          在接連不斷的對亞裔暴力和反華政治言論中,占全美人口7%的亞裔愈發感到被孤立和受歧視。

          一個積極的消息是,5月位于首都華盛頓的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永久收入一件新藏品——一幅20英尺長的中英雙語橫幅,上書“Fight the Virus, NOT the People!(向病毒開戰,而不是人!)”

          這是2020年2月底舊金山亞裔社區反對與新冠疫情有關的種族主義進行抗議集會時打出的一條橫幅。

          這次游行也被認為是全美最早舉行的反對針對亞裔仇恨犯罪的抗議活動之一。

          圖源美國史密森尼學會

          收藏華裔的橫幅,是博物館宣布的收集新冠疫情紀念物項目中的一項,資在對新冠疫情歷史進行記錄。學會的發言人表示“舊金山的這條橫幅能夠讓我們對疫情中發生的故事有更深入的了解。”

          “子彈在飛”?如何認知控槍與安全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以多元化立世,這也是它吸引全球人才和不竭發展的動力。雖然近年來,種族仇恨犯罪增加,但國家博物館收藏橫幅的行為,

          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當一股偏激的力量甚囂塵上時,另一股制衡的力量也會發揮作用。

          在美國討論禁槍問題,莫不亦是如此。國人也許很難理解,禁個槍咋就這么難?

          有時對事物的不了解,更會陡增恐懼。

          對留學家庭而言,如果能有所了解,會能懂得、有預期,也能更好地處置,無論是現實中避險,還是情緒上的惶恐。

          丑話說在先,在美國,禁槍幾無可能。

          現在美國社會吵翻天的是如何控槍。

          公民持槍的權利,在美國是憲法權利。它經憲法第二修正案授權,又經聯邦最高法院兩個重要判例重申,要想撼動這個憲法權利,簡直是太難了!

          這項憲法權利的由來,則與美國的歷史、傳統密切相關。簡言之,當新移民登臨北美大陸時,面對野獸出沒的蠻荒之地,擁槍是生存之必需。

          及至獨立戰爭時期,北美殖民地并無什么正規軍,那些操起武器,走上戰場,最終推翻英國殖民統治的,正是那些平時是“民”,戰時是“兵”的民兵。也即第二修正案所說:“管理良好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州的安全所必需,因此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得侵犯。”

          雖然,這些已成歷史,

          但擁槍已根植于美國文化的基因中。

          深層次的原因還在于,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自《獨立宣言》始,美國人就認為,政府是經民眾授權而產生的,如果政府濫權,那么擁槍自保,就是民眾對抗暴政的最后防線。

          但是,近來不斷的槍擊血案,的確在全美引發人神共憤,更嚴格的控槍呼聲又起。但國會眾院剛通過的新法案,也只是加強槍支管控。

          如冀望加強背景調查。目前大部分州對購槍者的背景調查僅限于無犯罪記錄,而對那些“潛在的殺手”,則無法約束。拉莫斯就是因本人無犯罪前科(其父母、祖母均有),合法購得了槍支。

          新法案還將購槍年齡從18歲提高至21歲。美國多數州飲酒需21歲,而持槍年齡卻只有18歲,是不是也有點魔幻。

          那是不是整個美國到處都“子彈在飛”呢?那到不是。

          美國社會還是個正常運轉的社會。華人生活也是平穩的,新移民更是大多選擇在好的社區生活,受到槍擊事件的沖擊并不大。雖然,疫情以來,華人購槍自保的數量迅速攀升。

          總體來看,槍擊案還是多發生特定的區域、特定的時段、特定的人群中。

          對于留學生而言,提幾點安全小建議吧:

          1.

          “在羅馬,就像個羅馬人那樣行事”。在美國,也請多了解美國的社會、及其特點與現實。不要指望有一個全能的政府、學校包辦一切,

          切記你是自己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2.

          如果是大學生、研究生,請悉心了解新環境,對于哪些是較危險的區域,要心中有數。

          如果經濟許可,寧可貴一點,也要租住在好社區。

          如何識別好壞社區,除了向當地人了解外,一些有用的網站。比如:

          neighborhoodscout.com,spotcrime.com,cityprotect.com等都可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而且大多數信息都是免費的。

          如spotcrime.com,輸入所在位置,可查看附近的犯罪情況,還可免費訂制實時犯罪警報。再以neighborhoodscout.com為例,點擊“犯罪”欄,輸入“紐約市”,可以看到十個最安全的區域。同時地圖顯示顏色越深區域越危險。

          3.

          如果是小留學生,對家長而言,請謹慎選擇學校。

          一些不好學區的學校,公立學校居多,其所在區域的治安、學校氛圍都堪憂。不要為了出國而出國。

          仍以neighborhoodscout.com和紐約為例,點擊“學校”欄,可以看到最好的十個學區,地圖則顯示顏色越深學區越好。美國公立中小學以就近入學為原則,學區越好,安全性也越高。

          4.

          不要在危險的時段,比如深夜,仍在風險地段玩耍。

          不要混入、誤入一些不好的人群和活動中。對于交通工具,也要根據當地的情況,做出恰當的選擇。

          5.

          請備一個美當地號碼的手機,認真對待警局、學校發出的警報。

          警方和校方通常在有異常治安情況出現時,會通過手機短信伴之刺耳的鈴聲送達至個人。

          國內網上有售賣各種針對美國的手機套餐很優惠,所以一些留學生就繼續留用國內的電話號碼,因為平時聯絡主要靠網絡,很少打電話。

          但也曾發生過,留學生用國內手機打911報警,但因說不清當時所處位置,警察一時又無法對中國手機準確定位,而延誤了救助的不幸事件。

          6.

          請認真對待學校組織的反恐、反槍擊、乃至火警演習。

          美國大學,尤其是中、小學每年都會組織這樣的演習。學校警報拉響時,要求學生在幾分鐘內根據所處的位置,迅速躲入特定的地方。

          如在教室,要迅速鎖緊房門,并用重物抵住,拉上窗簾,躲到課桌底下,保持靜默。所有教學樓、宿舍樓都會在第一時間自動落鎖。一些學校所在的街鎮,也有特定的地方,如果學生在街上,在收到學校短信預警時,要能第一時間找到這些地方。

          不要把這些當作游戲,狼來的時候,也許真能救命。得州槍案披露的一個細節,就是那扇關鍵的門沒被鎖住,導致喪失了阻擋殺手的第一道屏障。

          6月8日,美國會眾院通過了新法案,內容包括將購槍年齡提高至21歲、禁止銷售大容量彈夾等。

          12日,參院兩黨議員小組就控槍框架達成一致,這也是國會中兩黨罕見地一致試圖回應近期系列槍擊案的一次重要進展,但就整體法案能否在參院獲得通過,依然充滿懸念。

          在可預見的未來,立法層面不會有根本改變,政府作為也很有限。

          這就是美國社會的現實。對禁槍無需存幻想;控槍能走多遠,且走且看。每天,依然有世界各地的學子來美求學、深造。太陽照樣升起,生活仍將繼續。

          作者: 田心 外灘教育

          來源公眾號:

          外灘教育

          聲明:

          本站(www.rxbbx.com)部分圖文轉自網絡,刊登本文僅為傳播信息之用,絕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擔保其真實性。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熱點推薦

        熱點標簽

        强奸到高潮视频

          1. <th id="d83b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