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是什么?
檔案:
政府設立的檔案管理機構(包括人才市場、留學服務中心)和有檔案接收權的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進行管理,包括學籍資訊、政治面貌資訊、獎懲材料等,
本人是不能保管檔案的!
以及
檔案千萬別自行拆封!
留學生檔案的存放方式
一:退回原籍
退回原籍是將畢業生的檔案遷出學校的集體戶口,轉到學生戶口的所在地的人力資源公共服務機構,檔案轉至生源地所在地級市的人事局或教育局接收。
如果學校不愿意替留學生管理戶口和檔案,那么這類學生的檔案便會回到原籍。檔案和戶口放在同一個地方的話,未來如有調檔的需要,相關手續的辦理較方便。
二:放在戶籍所在地人才中心
把戶口和檔案都放在戶籍所在地的人才中心,管理比較方便,可以咨詢各地的人才市場進行托管,人才市場是可以同時保管戶口和檔案的。
現在檔案存放是免費的,安全性較高,而且辦理手續非常簡便。具體檔案存放流程,可自行查詢各地人才市場官網。
三:掛靠公司
留學期間,如果在國內可以找到相應的工作地點進行掛靠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例如某些工作單位愿意接受戶口和檔案,就去進行掛靠吧!
四:放在留學服務中心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是教育部直屬并具有法人資格的國家及留學服務專業機構,
是國家唯一提供全方位留學服務的單位。
中心提供境外學歷學位證明留學歸國(境)的就業報道、各種人事證明,并且存檔、轉檔十分方便。
檔案存放是
免費的,
有很多留學生將檔案放到這里。但國家公派留學人員、赴國外做博士后研究或訪問學者,不在受理范圍。
留學服務中心
檔案室只設在北京,
留服中心各地也有分中心,但不提供存放檔案服務,所以居住在其他省份需要通過快遞將材料寄出。
如何在留學服務中心辦理留學存檔
申請條件:
1、國內高校畢業直接赴國(境)外攻讀學位的留學人員(無工作經歷);2、國內高校在讀期間辦理完畢退學手續,直接赴國(境)外攻讀學位的留學人員(無工作經歷);3、國內高中畢業后,直接赴國(境)外攻讀學位的留學人員。注:國家公派留學人員、赴國(境)外做博士后研究或訪問學者、已在國(境)外院校結束課程的留學人員,均不在我處受理范圍。
* 自費出國(境)留學的學生(包含高校畢業生、高校退學學生、高中畢業生、高中退學學生)離校時,戶口和檔案請按有關規定和學校要求轉至原戶籍地的檔案保管機構即人力資源公共服務機構(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人才中心、政務服務中心等)。檔案存入上述機構后,再向我處申請辦理存檔手續,如檔案保管在個人手中,我處不予受理。
申請材料:
所需材料:以下材料請掃描原件上傳,須為小于1M的PDF格式文件
1、
有效期內身份證的正反面;
2、
戶口本首頁及本人頁(戶口本首頁系蓋有公安局戶口專用章和住址信息的頁面,如系集體戶口,請上傳蓋有集體戶單位印章的集體戶口首頁復印件或戶籍證明);
3、
護照個人信息頁(赴港澳地區攻讀學位的人員,提供港澳通行證個人信息頁)即有照片頁;
4、
前往留學所在地有效期內的學生簽證頁(赴港澳地區攻讀學位的人員,提供學生簽注頁);
提示:(1)持電子簽證入境的留學人員,請上傳電子簽證信,如:赴澳大利亞留學電子準簽信;(2)如簽證已過期,除上傳過期的學生簽證外,還須上傳有效期內的“長期居留卡”等最新有效簽證材料。
5、
國(境)外院校錄取通知書(OFFER)(非英語類“錄取通知書”須經正規翻譯機構(公司)進行翻譯,上傳中文翻譯件,個人翻譯無效);(注:赴美國留學請上傳OFFER和I-20表格);
提示:(1)“錄取通知書”應包含攻讀專業,攻讀學位(學士、碩士或博士)、學習時間等信息;請確認您的“錄取通知書”上有攻讀學位信息再做翻譯,以免給您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不便;(2)如錄取通知書(OFFER)中無明確學習起止時間及攻讀學位信息,請提供補充材料,如:赴澳大利亞留學,請上傳COE;赴韓國留學,請上傳韓英文對照的表格“標準入學合格書”等;
6、
已經在國(境)外就讀者,除須上傳上述國(境)外院校的錄取通知書(OFFER)外,還須按下面情況任選其中一項上傳:
(1)包含有效期的國(境)外院校“學生證”或“學生卡”;
(2)如果“學生證”或“學生卡”上無證件有效期,請另上傳國(境)外院校開具的“在讀證明”;
提示:如果是非英語類“在讀證明”須經正規翻譯機構(公司)進行翻譯,提供中文翻譯件1份,個人翻譯無效;請確認您的“在讀證明”上有攻讀學位信息再做翻譯,以免給您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不便。
7、
國內高中畢業生畢業后直接出國(境)就讀者,需上傳 “高中畢業證書(蓋章頁)”;
注意事項:
* 請本人及時查看郵件和短信通知;
* 從2015年8月起,根據中組部“組通字【2015】33號”文《中共中央組織部關于做好高校畢業生黨員組織關系管理工作的通知》中的規定,我處不接收黨員組織關系,但黨員材料(如入黨志愿書、轉正申請書、自傳等)應在人事檔案中。
聲明:
本站(www.rxbbx.com)部分圖文轉自網絡,刊登本文僅為傳播信息之用,絕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擔保其真實性。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