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業余跑者跑步就是為了鍛煉身體,但是如果為了跑步而跑步,本末倒置,或者被跑步綁架,也是一種走火入魔。業余跑者鍛煉,確實不應該這樣:
第一,跑步數據造假。這在跑圈屢見不鮮,有些跑友為了追求速度,或者在跑圈裝逼,彰顯自己的大神的姿態,把騎行的數據做成跑步的數據,在跑圈里打卡,收獲跑友的一片贊揚,瞬間虛榮心爆棚。但很多細心的跑友會發現,這些打卡3分多配速,心率卻只有110多的心率,而步頻還不到140,或許是表的數據不準,雖然這個跑友堅持說自己是跑的,但細心的跑友,也不會揭穿他們的謊言,讓他在一些新的跑友面前賺足眼球,和諧的跑圈還是和諧的跑圈。
踏浪也曾經有過堆積跑量的現象,去年在健身房跑步的時候,由于跑步機跑步,手表的數據是根據步頻推測的數據,與跑步機上面的數據截然不同,而導致三分多的配速比比皆是,而實際的配速也就是五分左右。打卡后,確實能引來跑友的一群贊嘆,但我嘴上一直說,數據飄了,飄了……但是在尷尬中,內心仍有一絲絲的虛榮。
第二,替跑。在賽場上替跑,這個是我們都知道的現象。但是,在日常跑步中,替跑的現象仍然存在,比如健康跑吧舉行的線上賽事,尤其是團隊大比拼的時候,會有一些跑友出現同樣的打卡數據。這種現象很有可能就是,有些跑友沒有跑,而借用了其他跑友的數據,而上傳的成績,裁判一旦發現,都會給予“不通過”的處理。
還有一些其他平臺舉辦的團隊大比拼的活動,一個人跑步帶多個手機,多個手表跑步的顯現也是不無存在的,但很多平臺舉辦活動,又無法實施有效的監督,很多跑團為了爭取一些廉價的獎品,導致大面積的作弊。最后讓一些實事求是的跑團,傷心而退出活動……活動平臺也失去了活動的意義。記得去年有某個平臺舉辦的速度大比拼的活動,導致很多選手的成績突破了國家記錄,甚至世界記錄,而成為了跑圈的笑柄。
第三,使用特殊補給來提升自己的體能。作為一個業余跑者,平時跑步鍛煉也好,訓練也罷,一定要結合自己的身體條件,調整自己的強度。但有極少數跑友,在訓練的過程中,利用能量膠、鹽丸等一些補給,還有情可原;竟然還有一些業余跑者服用興奮劑,為了提升一下裝逼的成績,就實屬不應該了!!!
踏浪在日常跑步過程中,一般不支持大家進行,這些補給的參與,就算拉長距離,注意一些補水即可,跑到嚴重掉速了,就要放棄,絕對不會咬牙哦堅持,更不會利用一些特殊的補給,來維持能力,來增加距離和配速。如果在馬拉松賽場上,做一些能量膠和鹽丸等特殊的補給,到也是未嘗不可,但日常訓練中,盡量還是按照身體的耐受力去訓練,盡量不要用外部的補給來特殊干預。
第四,違背健康的跑量大比拼。你一個月跑800km,我一個月跑1000km,這樣為了跑量而跑步,確實不應該。我確實跑不了那么遠,或許我是吃不上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而作祟,總感覺對超級刷跑量的跑友,有一種特有的偏見,每天跑步四五十公里,不間斷,需要一個強大的自律之心,但一定要時刻關注身體的變化,如果身體不舒服了,一定要學會放棄和停止。
第五,在跑步上花費太多的時間和金錢。很多跑友過分癡迷于跑步,甚至上班期間想的也是工作,恨不得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跑步上面,極度癡迷,導致家人怨聲載道,工作也頻頻出錯。這是很不應該的。跑步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即便是大神,每天占據2-3個小時就是極限了,萬萬不可過分透支自己的時間到跑步上。
還有的跑友不顧家,把自己掙的錢全部花費在跑步上,有的家屬會來健康跑吧后臺留言,痛斥跑步這一行為。這不是我們倡導的行為,多少錢都可以跑步,請大家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水平來消費,完全沒有必要攀比。
第六,跑步頻繁受傷。很多跑者由于跑步不科學,總是好了舊傷,又很快添了新傷。不知道反思自己受傷的原因,總是蠻干,是導致他們受傷的主要原因。建議這類跑者多和專業人士交流,找到自己受傷的根源。
第七,看不起不跑步的人。有的跑友以為自己跑個馬拉松就高人一等了,總是瞧不起不跑步的人,更有甚者也不愿意和自己不跑步的家人講話,覺得他們不上進,一點也不正能量。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興趣愛好,我們沒有必要把跑步強加給別人。跑步應該讓我們對生活更加寬容,而不是更加苛刻。尊重別人和自己不一樣的選擇,也是我們應該學會的。
親愛的跑友,關于業余跑者不該做的事情,您有哪些需要補充的?歡迎留言!
原創 踏浪賞鷗 健康跑吧
聲明:
本站(www.rxbbx.com)部分圖文轉自網絡,刊登本文僅為傳播信息之用,絕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擔保其真實性。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