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歡迎大家加入志愿填報的qq群:369234677。了解更多分數可以上什么大學。志愿填報的qq群:369234677。避免退檔,了解最新志愿填報資訊!就群就對了!
1、什么是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是指對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錄取
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計劃,考生再根據缺額計劃在當地招生辦填
報“征集志愿”,這樣使得第一志愿錄取時落選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報志愿的機會。
2、如何填報征集志愿
(1)密切關注所在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網站發布的征集志愿信息,及時掌握哪些學院需要征集志愿。
(2)上網對征集志愿的院校逐一看看前兩年的錄取情況,尤其是錄取的平均分情況,如果你的成績和其接近,一般就可以報,差的比較多的話,盡量不要填報。
(3)征集志愿的院校的招生章程一定要仔細研究,看其是以專業成績排序錄取,還是以綜合法錄取。
3、填報征集志愿的注意事項
先查詢錄取結果再填報征集志愿
考生在查詢錄取結果時,如果發現自己達到所報院校的錄取線卻沒被錄取時,請及時聯系該院校招生辦老師,看看是哪方面不符合要求而沒被錄取,以免在填報征集志愿時犯同樣的錯誤。
征集志愿階段,高校的錄取分數未必會降低
有的考生認為,出現在征集志愿名單中的高校既然在正常投檔錄取時沒能錄滿,那征集志愿時的錄取分數一定會有所降低,而事實卻是有相當一部分高校在征集志愿時,錄取分數不降反升。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是在征集志愿時,缺額的高校和專業的數量并不多,而考生人數卻不少,考生選擇的余地比較小。許多在正常投檔錄取時錄取分數并不高的學校,在征集志愿階段因報考考生分數上漲而上漲的情況非常多。
二是平行志愿模式是根據分數優先的原則進行投檔的,那些分數高的考生肯定會優先投檔。非平行志愿是志愿優先原則,如果征集志愿的那家院校在第一志愿填報的人太多,也是會優先考慮高分的考生。
當然,在征集志愿時,有的院校因缺額較多,也會降分征集志愿,但這并不等于考生填報了降分征集志愿的學校就一定能夠被錄取,這還是與征集志愿填報人數的多少有關,當報考征集志愿的考生數量大大超過院校缺額計劃數時,院校不再進行降分征集志愿的投檔,征集志愿的投檔分數也會上漲。
征集志愿院校有哪些?
現計劃缺額的原因有以下三類:
第一類:生源不足
高校在第一輪投檔時,生源不足導致缺額,不能完成招生計劃。
第二類:超退
高校第一輪投檔時生源充足,但出現因不服從專業調劑,身體條件、單科成績等不符合有關要求而被退檔的考生人數多于其調檔比例的超額數(超退),致使高校不能完成招生計劃。
比如一所大學招生計劃為100人,調檔比例為110%,進檔的考生則有110人。在錄取過程中,未滿足錄取條件的考生有15人,這就使該大學僅錄取到95人,未完成招生計劃。
第三類:追加計劃
高校生源充足,但后期在該省(區、市)追加招生計劃。
參加征集志愿的高校均為招生計劃未錄取滿額的高校,因為每年高考錄取的情況不同,參加征集志愿的高校和專業的名單也不盡相同。
但仔細觀察,還是可以發現這些高校和專業呈現出了一定的規律性,了解這些規律能夠幫助考生更好地填報征集志愿。
首先,辦學地理位置偏遠的、一些考生不熟悉的高校容易出現在征集志愿的名單之中。
我國地域遼闊,兩千多所高等院校遍布各省(區、市),考生不可能全部了解,特別是對偏遠地區的一些高校甚至沒有聽過,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這些高校的報考人數低于招生計劃數,在正常錄取過程中未能錄取滿額而參加征集志愿。
其次,參加征集志愿的高校不一定都是“差”學校。雖然有些學校的確是因為實力一般、考生的認可度較低而導致報考人數低于招生計劃從而需要通過征集志愿的方式完成招生計劃的。
但從以上列舉可知,還有一部分高校出現缺額的原因是“超退”。往往出現“超退”情況的高校中不乏一些實力不錯、知名度較高的大學。
再次,參加征集志愿高校的專業一般為學校的非優勢專業或對考生有特殊要求的專業。
雖然參加征集志愿的高校不一定都是“差”學校,但高校參加征集志愿的專業,卻大多為該校的非優勢、特色專業。
此外,一些對考生有特殊要求的專業也容易出現在征集志愿的名單之中,比如對性別有限制的專業、對單科成績有要求的專業以及對考生身體條件有要求的專業。
在正常錄取時,報考這些專業的考生很可能因為沒有達到專業的要求而被高校退檔,造成專業缺額。
填報征集志愿需注意
❶先查詢錄取結果再填報征集志愿
考生填報征集志愿前應該先查詢自己的錄取結果,看是否已經被高校錄取。
已經被高校錄取的考生是不能參加征集志愿的,如果考生的錄取狀態顯示為“自由可投”,就說明考生沒有被高校錄取,可以參加該批次錄取結束后的征集志愿。
考生在查詢時除了關注自己的錄取狀態,被高校退檔的考生還要仔細去看被高校退檔的原因是什么,以免在填報征集志愿時犯同樣的錯誤。
❷注意多次征集的情況
有的高校一次征集志愿后,仍然沒有完成招生計劃,就有可能進行第二次甚至多次征集志愿。
參加征集志愿的考生如果在本批次第一次征集志愿時仍沒有被高校錄取,還可以繼續關注下一次征集志愿的情況,關注的方式如前文提到的,在本省(區、市)級招生考試機構的官方網站或其他和教育相關網站獲得信息。
在高考錄取期間,考生應該保持電話暢通,特別是在正常錄取階段沒有被錄取的考生和參加本批次第一次征集志愿沒有被錄取的考生。
因為在本批次幾次征集志愿結束后如果還有院校缺額,為不影響下一批次的錄取,省(區、市)級招生考試機構有時會采取電話征集(給沒有被錄取的、分數滿足學校要求的考生打電話)的方式進行征集志愿。
❸征集志愿階段,高校的錄取分數未必會降低
有的考生認為,出現在征集志愿名單中的高校既然在正常投檔錄取時沒能錄滿,那征集志愿時的錄取分數一定會有所降低,而事實卻是有相當一部分高校在征集志愿時,錄取分數不降反升。
❹征集志愿不能僅參考高校正常錄取階段的錄取分數
有一些考生在填報征集志愿時,往往會以高校正常投檔錄取時的錄取分數為參考來填報。
其實,這是非常有風險的。因為在正常投檔錄取時報考考生的成績構成與參加征集志愿階段考生的成績構成差異比較大。
正常投檔錄取時,考生是參考某高校前幾年的錄取分數來定位的,而征集志愿階段,考生分數構成更多變,有的考生因志愿填報不合理而被退檔的,有的考生不服從專業調劑而被退檔的,有的考生因為分數太低而未被投出的,這些考生都可能填報同一所院校,所以再以正常投檔錄取時的分數來參考并不合理。
而且,如前文分析,征集志愿階段由于考生多而缺額高校和專業少,會使高校的錄取分數呈上漲趨勢,原本壓線調檔高校的調檔分數可能會上漲,考生只參考正常投檔錄取時的分數可能會導致無法被投出。
雖然參加征集志愿的考生不能僅參考高校正常錄取階段的錄取分數,但是還可仔細分析擬報考的高校往年的錄取情況,如果該高校往年也參加過征集志愿,則應分析參加征集志愿后錄取分數上漲情況如何。
如果往年從未參加征集志愿,考生則要參考現在參加征集志愿的專業前幾年的錄取分數情況,自己的分差zui.好高于這些專業前幾年的錄取分差,這樣填報后被錄取的可能性會大一些。
一般情況下,考生很難搜集到高校往年征集志愿錄取分數情況,如有需要可以致電高校咨詢。
❺不盲目擠“熱門”高校和專業
前文分析過,一些辦學實力較強和社會知名度比較高的大學因為超退等原因也會出現在征集志愿的名單當中。
勿庸質疑,這些高校在征集志愿階段,當然會成為考生優先選擇的對象,在征集志愿時成為考生報考的“熱門”,從而也使錄取分數上漲明顯。因此,建議分數不太占優勢的考生避開這些“熱門”院校。
此外,雖然參加征集志愿的某些專業不一定是該校的優勢、特色專業,但仍屬于被考生和家長認定的“熱門專業”,只是首次填報時考生大多優選這些專業實力較強的院校而忽略了一些開設有這些專業但實力一般的高校。
在征集志愿階段,或許院校并非是考生的要選,但考慮以后就業等因素,大部分考生在選擇時仍會優先選擇這些專業。
一旦扎堆填報這些專業的考生多,其錄取分數理所當然地會上漲,一些分數無優勢的考生肯定會被擠出來。
聲明:
本站(www.rxbbx.com)部分圖文轉自網絡,刊登本文僅為傳播信息之用,絕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擔保其真實性。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