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呈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2008年北京奧運會,李寧點燃的火炬,一小時大概消耗5000立方米燃氣。
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主火炬點燃儀式,沒有采用“點燃”主火炬的方式,而是讓火炬手手持“微火”小火炬進行傳遞,最后一棒直接將火炬放在主火炬臺上。作為突破百年奧運史的一次大膽創新,此次“微火”的表達形式既展現出中國一以貫之倡導的綠色可持續環保理念,更凸顯出中國一葉知秋的東方美學,那就是一個小小的火炬以“微光”之勢折射整個奧林匹克精神。
微火,而且還是不點火,這改變百年傳統的設計當初讓國際奧委會頗為擔憂。面對這種擔憂,如果你是一名可以與國際奧委會主管官員溝通的人員,你如何說服國際奧委會接受這一方案?請你寫一篇文章來體現你的說服能力。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題目分析
冬奧會的素材,一段時間內鋪天蓋地,相信絕大部分老師都引導學生認真積累了,所以當學生看到這個熟悉的素材時,也可能他會心中竊喜。竊喜于降低了審題的難度,竊喜于有大量的相關素材備用。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晌覀兊膶W生真的把它寫好了嗎?
“這是一個情境化的材料,你的身份是一名可以與國際奧委會主管官員溝通的人員,你的寫作對象當然就是國際奧委會主管官員。你要做的就是讓國際奧委會接受你們的微火炬方案。怎樣讓他們接受?其實材料已經給了你理由:環保,創新,東方美學。你只須把這三個理由闡述得更充分、更深刻一些就行了。當然,也可以針對一個理由深入論證,其他理由捎帶提一下。”
以上是命題人高嵐老師給出的解題分析。寥寥幾句話已經把材料中所有的要求與重心說明了。我們再梳理一下材料的重點:1.情境化的設置,要求你有完成任務的目標意識。2.情境化的設計,要求你必須有身份意識與對象意識。3.情境化的設定,要求你要體現與人對話的得體意識。4.針對一般性的作文審題,還要求你有抓材料關鍵字詞句的意識:創新、環保、東方美學。照理說,與一些復雜的材料作文的審題相比,這次的作文題在審題上應該是難度不大的。但實際情況如何呢?考場透視
“微火”不微,考場作文“亂象”
。ㄒ唬⿲碱}設置情境的理解不到位
1. 華麗麗地出發,卻不知“的”在何方——沒有完成任務的目的意識。
這篇文章,小作者的寫作功底還是非常好的。標題醒目新穎,文筆流暢優美,關鍵詞把握準確?上У氖菦]有完成任務的目的意識,全篇都在論述“我們應秉承綠色與創新的理念,共創新時代”。而像這樣沒有“完成任務意識”的文章有很多。審題的時候沒有做到“人家想要什么,我給什么”,而是“我有什么,就給你些什么”或者“我能給你什么,就給點什么”,這是一種審題情境意識的欠缺。2. “我”到底是誰?——沒有身份意識
你可以不是“新時代的青年”,你是一個與人溝通的普通人!
考生在開頭與結尾處,“一以貫之”地把自己定位為“新時代的青年”,處處體現青年人應該有的責任與擔當。估計是“類型化”的作文寫得太多了,寫成了思維定勢。這種“不分青紅皂白”一律定性為一種身份的態度要不得。作文是活的,按高嵐老師的說法“看清要求比押中話題更重要”。而這里的要求,你的身份是“一名可以與國際奧委會主管官員溝通的人員”,你可以是一名工作人員,也可是一位有機會與之溝通的學生,總而言之,你一個“個”,而不是“們”。3. “國際奧委會官員”恐怕是以外國人居多吧?——情境中的官員身份決定了你的論據走向,這是對象意識。
你能保證這些外國官員們都知道中國古代的李白、張衡,知道中國鐵人王進喜嗎?如果論據選擇的不是能夠引起對方共鳴的,那論據的意義、文章的說服力又在哪里呢?這個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對材料的情境分析意識不足。4. 2022年冬奧會到底什么時候開的?——情境化邏輯欠缺。
時空穿越用在作文中不好使。
例一:在勸說的情境中,蘇翊鳴與谷愛凌等優秀運動員提前穿越登場了。
例二:主辦方已成功采用了“微火”設計,我們為什么還要勸說。!
在閱卷過程中,以上這類問題也比較典型。歸根結底,是對情境設計的意義沒有深入的認知,情境的設定恰恰是要考驗你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果沒有將作文與生活相結合,那寫作很可能也失去了它的現實意義。5. 你贊成不贊成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國際奧委會官員的態度。——情境中“說服”二字表示委屈。
例:開頭段:
結尾段:
這篇文章全篇都是在說“我贊同”,而材料是要求你“說服別人贊同”。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同學文章開頭先強調自己“贊同”,再拐回到希望“奧委會主管官居員贊同”上,這樣的處理方式容易被誤認為是在講自己的觀點立場及目標指向。在考場作文閱卷如此快速的背景之下,這樣的語言表達方式很可能是自尋“委屈”。。ǘ⿲忣}的關鍵信息意識不足
有的同學,很敏銳地及時地捕捉到了情境設計的要素,也明白了任務指令。從“說服”的角度來說,的確做到了有理有據并且條分縷析?上У氖,忽略了一般材料作文的常規要求:除情境外,材料的關鍵信息還有哪些?創新、環保以及東方美學都是關鍵,都是命題人想要你把握并在文本中重點體現的。比如這位同學,開篇就點到了環保與東方美學,但沒有意識到這是兩個很好的展開角度,也是命題人希望你能夠深入展開的角度,而是宕開一筆談其它的。行文的目的性是明確的,對象感與身份感也體現得很好,可是材料的重心發揮的不足,很可惜。其它類似于把“環保”“東方美學”或“創新”當話題作文來寫的跑題情況也有很多。
比如這樣的主體分析:
總結:
“微火”不微,循亮而生。一次看似簡單沒有太多審題難度的寫作,暴露出了學生在平時聽課與練習中的多層次問題。“微光”不微,從細致處找問題,從思維中尋漏洞,從態度中正思想,從細節上探方向,循亮處才可自生。
二、循亮而生,你可以這樣寫
。ㄒ唬﹥炐銛M題展示
微火之光,亦是良方
微火之勢,照亮中國
小微光折射大精神
以創新之火庚續奧運之火
以微火之光,傳遞奧運溫情
熒熒微火,彰顯東方智慧
燃熒熒微火,筑欣欣未來
微光雖小,也可點燃星河
微火可傳奧運魂,美學環保其中蘊
微光也有大能量
微火展綠色,創新玩國風
知秋一“葉”東方美,微光一炬綠色行
以“微光”點燃冬奧,讓環保筑夢全球——給國際奧委會的一封信
。ǘ┛紙黾炎鹘梃b
1. 你可以這樣寫:在情境要素解讀充分的情況下,分三段探討三個關鍵詞。
2. 你可以這樣寫:在情境要素解讀充分的情況下,用“創新”統領“環保”與“東方美學”。
3. 你可以這樣寫:在情境要素解讀充分的情況下,側重一點兼及另外兩點。
最后,我想引用一位資深教師的思考來為我的這次閱卷反思做一個注腳:“每年高考完,各路大神都會相繼表白自己又押中作文題了。我愿意相信有人押中話題了,但我不太相信有人押中題本身。題會有具體的要求,這些要求都被猜中的幾率無異于買彩票。
如果教學變成押寶,教學的意義也就喪失了。教學應該提供學生解決問題的辦法,無論遇到什么話題,學生都可以有辦法解決,而不是只有猜中的話題才能做。所以,要完整理解材料,特別是要看清材料中的要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張曉霞,山西省實驗中學高中語文教師。太原市優秀班主任,山西省優秀共產黨員。屢獲語文報杯作文優秀指導教師、葉圣陶杯作文優秀指導教師、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等稱號。多年來一直擔任實驗班的語文教師,教學成績優異,有多名學生考進清華、北大。教學中堅持生活化、情境化,以潤物細無聲的風格滋養著學生的心靈。
作者: 張曉霞
來源公眾號:水先生的語文生活
聲明:
本站(www.rxbbx.com)部分圖文轉自網絡,刊登本文僅為傳播信息之用,絕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擔保其真實性。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