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四青年節,是青春綻放最為璀璨的時刻,是青年風采最為動人的時刻。無少年不青春,但青春卻不是青年人獨有的專利,因為青春應該有自己的模樣。
青春是什么?青春不僅僅是明眸皓齒的容顏,青春不僅僅是活力四射的體魄,青春不囿于挺起的脊梁、挺拔的英姿……青春更應該是肩有清風朗月,心有天下家國;青春更應該是為山野點亮夢想的星光,是在祖國大地上書寫的詩行;青春更應該是砥礪奮斗的汗水,是自我超越的渴望;青春更應該是對星辰大海的無悔追尋,是不甘平庸逐夢征程;青春更應該是守護生命的逆流而上,是飛躍高山海洋的翅膀;青春更應該是“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是“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成長;青春是歷經劫波,歸來仍是少年的光芒……敢闖,敢拼,敢熱愛,共赴青春,不負好時光!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 名言推薦 】
、偾嗄晔钦麄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
、谝郧啻褐,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李大釗
、畚业募缟鲜秋L,風上是閃爍的星群。——北島
、苌倌曛巳绯、如乳虎、如春前之草、如長江之初發源。——梁啟超
、萸嗄曛值,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惟知躍進,惟知雄飛,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銳敏之直覺,活潑之生命。——李大釗
、抟鲆环瑐ゴ蟮氖聵I,總得在青年時代開始。——歌德
、咧挥袃刃牡膱远,才能把歲月留下的傷痕,化作成長的書簽。微笑,雖飽經創傷,仍動人心扉;美麗,雖歷經磨難,仍毫發無損;慈祥,雖萬般摧殘,仍春風拂面。——畢淑敏
、嘁簧锌倳龅竭@樣的時候,你的內心已經兵荒馬亂天翻地覆了,可是在別人看來你只是比平時沉默了一點,沒人會覺得奇怪。這種戰爭,注定單槍匹馬。——白巖松
、嵯M麖V大青年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把對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全過程、融匯在事業追求中。——習近平
、馄孥E不是成功,而是幸福,每一個時代中奮斗,努力追求幸福的人,都有一束屬于他們的光。我們注定普通,但青春永遠不平凡,哪怕努力沒有用,也要做一場夢,撲一場空。
、先说囊簧挥幸淮吻啻骸,F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用奮斗點亮人生,是新時代青年神圣的使命,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新征程上,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既是社會進步的見證者,更是走在新時代前列的奮斗者。
(12)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民族復興的使命要靠奮斗來實現,人生理想的風帆要靠奮斗來揚起。新時代中國青年堅守“永久奮斗”光榮傳統,把平凡的崗位作為成就人生的舞臺。
【青年必備素養】
1.生逢盛世共享機遇
2.素質過硬全面發展
3.勇挑重擔堪當大任
4.胸懷世界展現擔當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是“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實干拼搏,讓我們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是廣大參與者在各自崗位上真誠奉獻、默默耕耘,支撐著北京冬奧盛會的成功舉辦;是科研工作者一步一個腳印的奮力攻關,讓“北斗”全球組網、“嫦娥”飛天攬月、“天和”筑夢天河……對全社會來說,奮斗是推動時代前進的動力;對每個人而言,奮斗是健康成長的階梯、幸福生活的源泉。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奮斗是艱辛的,然而,沒有艱辛就不是真正的奮斗?梢哉f,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有奮斗才能成就更美好的明天、實現更好的自己,也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勤于創造、勇于奮斗,就一定能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上,書寫出更新更美的時代篇章。
讓青春在奮發進取中閃光
(節選)
人民日報:
韓維正
新時代中國青年生逢盛世,他們正以什么樣的姿態努力拼搏、奮勇爭先?日前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給出了答案:新時代中國青年堅守“永久奮斗”光榮傳統,在平凡崗位上奮斗奉獻,在急難險重任務中沖鋒在前,在基層一線經受磨礪,在創新創業中走在前列,在社會文明建設中引風氣之先……
“永久奮斗”最早是由毛澤東同志在1939年5月延安慶賀模范青年大會上提出的,他說:“中國的青年運動有很好的革命傳統,這個傳統就是‘永久奮斗’。”歷史長河奔流不息,青春樂章激蕩人心。無論風云變幻、滄海桑田,中國青年愛黨、愛國、愛人民的赤誠追求始終未改,中國青年永久奮斗的光榮傳統始終不變。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繼、接續奮斗,在民族復興征程上譜寫了壯麗的青春之歌。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時代中國青年綻放出奪目的青春風采、迸發著豪邁的青春激情。疫情防控斗爭中,32萬余支青年突擊隊、550余萬名青年奮戰在醫療救護、交通物流、項目建設等抗疫一線;脫貧攻堅戰場上,1800多人的生命就此定格,其中很多是年輕面孔;在重大科技攻關任務中,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北斗衛星團隊核心人員平均年齡36歲,中國天眼FAST研發團隊平均年齡僅30歲……可愛的中國青年們向世人生動展示著“衣食無憂而不忘艱苦、歲月靜好而不丟奮斗”的精神風貌。
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在工廠車間,擰好每個螺絲、焊好每個接頭,讓“中國制造”走向世界,這就是奮斗;在田間地頭,精耕細作、科學增產,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這就是奮斗;在建筑工地,用一磚一瓦筑造起一座座高樓大廈,將都市裝點得更美,這就是奮斗;在訓練場上,挑戰極限、頑強拼搏,讓五星紅旗在國際賽場高高飄揚,這就是奮斗;在大街小巷,快遞小哥、外賣騎手風里來、雨里去,為千家萬戶傳遞幸福與溫暖,這就是奮斗……無論“工農商學兵”“科教文衛體”還是“互聯網+”,廣大青年只要時時發揚奮斗精神,就可以在各行各業把平凡做成了不起、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就可以讓青春在平凡崗位的奮發進取中出彩閃光。
沒有人能永遠年輕,但總有人正年輕。而今,歷史的接力棒正交給新時代中國青年。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爭取跑出最好的成績,新時代中國青年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
在矢志奮斗中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人民日報
社論)
——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一百周年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也將迎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意氣風發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之際,重溫一百年來中國青年運動的光輝歷程,繼承和發揚偉大五四精神,對于鼓舞和激勵億萬人民特別是新時代中國青年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在新征程上創造新的時代輝煌,具有重大意義。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以磅礴之力鼓動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振興中華的志向和信心。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終把青年工作作為黨的一項重要工作。1922年5月,在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東園召開,翻開了中國青年運動新的歷史篇章。一百年接續奮斗、凱歌前行,共青團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發揚“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優良傳統,為黨爭取青年人心、匯聚青年力量,在各個歷史時期作出了積極貢獻、發揮了重要作用。一代代中國青年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為人民戰斗、為祖國獻身、為幸福生活奮斗,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
時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青年、熱情關懷青年、充分信任青年,推動青年發展事業實現全方位進步、取得歷史性成就。深刻闡明黨的青年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標任務、職責使命、實踐要求,深刻回答新時代培養什么樣的青年、怎樣培養青年,建設什么樣的共青團、怎樣建設共青團等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重大課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為做好新時代黨的青年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中不畏艱險、沖鋒在前,到決戰脫貧攻堅征程上傾力奉獻、苦干實干,從航天發射任務中矢志艱苦奮斗、勇攀科技高峰,到冬奧賽場上兌現“使命在肩、奮斗有我”的人生誓言……廣大青年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下,用奮斗和拼搏,創造了無愧于祖國、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光輝業績,贏得了黨和人民高度贊譽。
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是我們成就偉業最可靠的主心骨,代表廣大青年、贏得廣大青年、依靠廣大青年是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保證;共青團不愧為黨和人民事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不愧為黨的得力助手和可靠后備軍;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只要始終不渝堅持黨的領導,更好發揮共青團作為黨聯系青年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把廣大青年最廣泛地聚集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就一定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
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是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立足新時代新征程,中國青年的奮斗目標和前行方向歸結到一點,就是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深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前進道路上必然會有艱巨繁重的任務,必然會有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越是接近民族復興的目標,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動員廣大青年為之奮斗。作為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牢記黨的教誨,立志民族復興,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矢志奮斗中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創造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跡。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青年工作,抓住的是當下,傳承的是根脈,面向的是未來,攸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始終代表廣大青年、贏得廣大青年、依靠廣大青年,用極大力量做好青年工作,確保黨的事業薪火相傳,確保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各級黨委和政府、各級領導干部以及全社會都要充分信任青年、熱情關心青年、嚴格要求青年,關注青年愿望、幫助青年發展、支持青年創業,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共青團是黨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肩負引領凝聚青年、組織動員青年、聯系服務青年的職責,必須堅持“黨旗所指就是團旗所向”,堅持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把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作為政治責任,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工作主線,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增強對青年的凝聚力、組織力、號召力。
新時代是追夢者的時代,也是廣大青年成就夢想的時代
。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當代中國青年生逢盛世,肩負重任;身處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把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方能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廣大青年要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樹立為祖國為人民永久奮斗、赤誠奉獻的堅定理想;要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要敢為人先、敢于突破,以聰明才智貢獻國家,以開拓進取服務社會;要擦亮奮斗這個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在真刀真槍的實干中成就一番事業,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為人類的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砥礪前行、奮發有為,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鑄就新的歷史偉業。
人民網評:中國青年共享時代機遇
魯陽
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如何肩負歷史使命,如何抓住用好時代機遇?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殷切囑托全國廣大青年“牢記黨的教誨,立志民族復興,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爭取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言之諄摯,意之深遠,激勵廣大青年勇擔使命、堅定奮斗,在為國家、為人民的奉獻中煥發青春年華絢麗光彩。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新時代中國青年生逢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擁有更優越的發展環境、更廣闊的成長空間,面臨著建功立業的難得人生際遇。大機遇多種多樣:有構建新發展格局、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機遇,也有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機遇;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村振興的機遇,也有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區域發展機遇。小機會同樣多姿多彩:得益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得益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升級擴容,諸如短視頻主播、直播帶貨、網絡作家之類的新產業、新業態快速興起,豐富了青年人的職業選擇。機遇無限,舞臺廣闊,等待有識有志青年大展作為。
人生出彩的機會,源自全面的發展保障和有力的政策支持。比如,教育機會更加均等,義務教育階段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等群體受教育權益得到充分保障,讓更多的青年公平享有接受更好教育的機會。又如,互聯網發展潮流更加強勁,中國青年日益成為網絡空間主要的信息生產者、服務消費者、技術推動者,在與互聯網的相互塑造中成長成才。再如政策保障更為有力,針對青年在畢業求職、創新創業、社會融入、婚戀交友、老人贍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操心事、煩心事,各項政策舉措持續出臺,青年優先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廣大青年惟奮斗才不辜負時代之盛、國家之期。
機遇用好了就是成功良機,機遇抓不住就會成為困難挑戰。廣大青年既擁有廣闊發展空間,也承載著偉大時代使命。這是最大的人生際遇,也是最大的人生考驗。我們看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以“90后”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擔當奉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在北京冬奧會申辦籌辦舉辦過程中,廣大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獻提供了暖心的服務,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國青年形象。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當前,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千千萬萬青年將參與這一偉大進程。這是人生之大幸,更需要在奮斗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今年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百年來,廣大青年從來都不是時代的過客、看客,而是搏擊時代浪潮的弄潮兒,引領風氣之先的領航者。在這個千帆競發、百舸爭流、有機會干事業、能干成事業的新時代,在奮勇搏擊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砥礪前行中激揚青春力量,廣大青年必能書寫無愧于時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
作者: 和和陳 陳壇落雨杏回春
來源公眾號:
陳壇落雨杏回春
聲明:
本站(www.rxbbx.com)部分圖文轉自網絡,刊登本文僅為傳播信息之用,絕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擔保其真實性。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